☆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题☆
7.10(周一)
连环画《太行小兵》改编自当代作家李涌的长篇小说《金珠和银豆》。抗日战争年代,在英雄的太行山上,年仅10岁的朝鲜英雄少年金珠随父来中国参加抗日战争,结识了12岁的小八路银豆,两人结下了深厚而真挚的革命友谊。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太行人民不畏牺牲、前仆后继,锻造出了宝贵的太行精神——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连环画《太行小兵》的故事正是对太行精神的生动再现。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1(周二)
连环画《吕梁英雄传》根据马烽、西戎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编绘而成。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一个小村子里,康家寨反动地主桦林霸等勾结敌伪,成立“维持会”,进行残酷的剥削压迫。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压迫,苦难中度日的农民们在武德民、雷石柱等的领导下,与敌伪和反动地主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连环画《吕梁英雄传》通过讲述吕梁山中一个普通村落的斗争故事,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在黄土高原吕梁山脉中孕育而成的以“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战胜万难”为基本内涵的吕梁精神。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2(周三)
刘胡兰(1932—1947),山西文水人。1945年11月,参加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因被叛徒出卖被捕,后被残忍杀害,年仅15岁。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连环画《刘胡兰》讲述了吕梁英雄儿女刘胡兰的光辉事迹。刘胡兰以短暂的生命立起了永恒的丰碑,表现了信念坚定、敢于斗争、坚贞不屈、不怕牺牲的吕梁精神。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3(周四)
连环画《风雪大别山》讲述了刘邓大军群众工作部的史召同志,带领工作队深入大别山地区,在当地革命同志老潘的帮助下,扫清地方土顽,为迎接刘邓大军进驻打好坚实群众基础的战斗故事,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在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4(周五)
1946年7月,刘伯承在解放战争的最关键时刻,与邓小平一道受命率领十二万大军突破黄河天险,挥师南下,挺进大别山区。面对几十万追兵,刘邓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带领战士们杀开血路、冲破防线,建立了大别山敌后根据地,完成了党中央将战争打到蒋管区,开展战略进攻的任务,改变了解放战争的局势。
连环画《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战略展开直插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实现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在组织需要的时刻甘于牺牲、顾全大局,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体现。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5(周六)
红嫂是个贫农家的女儿。她被父母包办嫁给了胆小怕事的农民吴二。在一次敌人占领村庄后,她救活了一位身负重伤的解放军战士,千方百计地设法掩护,终于将这位伤员安全地送回了部队。她还机智勇敢地和敌人进行斗争,并引导丈夫走上了革命道路。
连环画《沂蒙红嫂明德英》歌颂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16(周日)
1939年春,罗荣桓率领八路军115师到山东沂蒙山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开辟敌后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与敌占区犬牙交错,日军、伪军、顽军和地主、土匪互相勾结,斗争形势极其复杂。罗荣桓以其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和灵活巧妙的斗争艺术,消灭了敌人的追逐部队,查清了打入队伍的特务,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保卫了沂蒙山根据地。
连环画《沂蒙荡寇》通过讲述罗荣桓开辟和保卫抗日根据地的战斗故事,歌颂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更多精彩连环画,请访问《红色故事绘》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