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 年抚松县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 发布时间:2013-07-07 14:09:26
  • |
  • 作者:抚松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654次


      一、前  言
      抚松县图书馆建立于上世纪1978年,国家一级图书馆,旧馆舍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新馆舍建筑面积5700百平方米,馆藏140,000册纸质图书,312,600册电子图书,6,000件视听文献,馆藏文献资源总计45万余册。馆藏数字资源达到8TB。年人均购书超过0.03册。
      截止到2012年,县图书馆在全县已建成17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9家乡镇图书分馆,127个“农家书屋”,平均藏书1500册、各类光盘113种以上,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年活动开展不少于5次。2012年—2016年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资金利用全部到位,年均增加出版物超过60种以上。并且,图书馆依托文化服务阵地优势,逐年开展全民阅读等各项服务活动,年均不少于15次。
      从2008年开始实施地区总分馆制,截止2016年,分别在全县各乡镇、社区、军营、看守所、村屯等共计建立19家图书分馆,平均藏书不少于2500册。2015年—2016年在全县所有28个社区各投放一部超星电子借阅图书馆,总计28台。每台内载最新图书不少于2000册,报纸5种,杂志10种以上并实时更新。
      2006年7月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2007年11月被吉林省文化厅评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5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荣誉称号。2012年12月抚松支中心中心街村基层服务点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2016年荣膺文化部授予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荣誉称号,是吉林省唯一获此项殊馆内可容纳读者阅览座席290个。计算机65台,OPAC触摸检索一体机三部,歌德电子借阅机三台,电子阅报机三台,宽带接入10MBPS。2008年 
      正式应用中国专业图书馆网(CSLN)“网图”自动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县图书馆相应地力求建成长白山地域高水平的公共图书馆。其馆藏发展活动应包括实体资源和虚拟馆藏的有机协调发展,也涉及区域性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协调。
      图书馆内部设有残障读者专区,盲人读者视听专用设备10套,备有语音视听设备10套。为未成年读者设立少儿阅览室,各类少儿藏书丰富、报刊齐备。2016年荣获“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
      二、馆藏发展目标
      抚松县图书馆馆藏发展目标是:
      配合县域生态发展建设的“一区一城”目标,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服务,拥有特色馆藏为核心的图书馆,并确保馆藏发展与学科建设保持一致。
      精心选择以获取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建设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馆藏,形成有显著特色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
      促进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发展与整合,建设优质、充裕、合理、适用的地区性信息资源服务中心。
      三、县级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基本原则
      馆藏发展必须以县域的发展方向、目标、价值和重点为宗旨。
      馆藏发展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图书馆必须保持和加强地方特色化各类资源的建设特点。
      馆藏发展要根据地方文化结构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合考虑资源的本身价值及使用价值以及本馆经费情况等因素以确定馆藏复本量
      注意电子文献和印刷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图书馆支持学术自由的基本立场,不歧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性别、不同政治观点的学术资源的收藏。
      不收藏不符合读者阅读需求及科研用户需求层次的出版物。
      尊重知识产权,杜绝盗版文献的收藏。
      馆藏级别的划分
      特色收藏:对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多学科或专题资源要全品种收藏,形成完整的特色馆藏。
      研究级收藏:主要指与本地域经济发展相关或人参、蓝莓研究专题的科研专著、研究报告、发明成果、科学实验结果等一些重要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尤其是关于人参的研究课题等。是构成本图书馆的核心馆藏,是重点馆藏特色领域。
      基础级收藏:属于基础性收藏的范围,主要指用于对基本学科的介绍性和定义性文献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工具类文献资源,包括字典、百科全书、调查资料等。
      少量收藏:对一些图书馆收藏学科范围以外的学科领域,可以少量选择性收藏,这一级别的收藏必须要严格界定,而且要随着地域学科的变动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馆藏工作。
      馆藏发展组织
      成立馆藏发展委员会,馆藏发展委员会是本馆馆藏发展的指导和咨询组织,由馆内具有高级职称的馆员组成,由馆长和主管藏书建设的副馆长任正副委员会主任。负责指导、组织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研究,制定或修正采访原则、规划、条例和经费预算,协调与文献资源建设有关的馆内部门其它图书馆的关系,督促有关业务活动的开展,以保证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建设系统的各项功能。
      馆藏发展工作相关部门文献采访和典藏任务主要由采编部承担;馆藏组织由采编部承担;实体馆藏布局、管理、剔旧和保护由外借流通部、报刊部和办公部门共同承担,其中剔旧任务由典藏组负责组织实施;虚拟馆藏布局、管理和维护任务由技术部承担;馆藏评价由高级职称馆员承担。各部门和相应工作人员应积极合作,协调活动,并加强馆内业务学术研究工作。
      根据现有的馆藏情况确定服务资源的采选。对馆藏丰富的资源必须避免出现过度冗余;要加强对馆藏不足的文献的采选;对一些价格昂贵的文献,一般应先考虑馆际合作或共享等其他获得方式。密切关注出版信息和书评信息,了解出版动态,分析发行状况,保证必备出版物的及时采进。
      文献采选的一般原则 
      文献采选的质量标准: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学术性、创造性、作者或编辑者的权威性、资料价值等综合因素作为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公共馆更要考虑读者群的普遍性原则。
      价格因素:决定采选的主要因素是出版物的馆藏价值,价格有时是采选与否的重要因素。但采选文献时在考虑其本身价格的同时,对前期采购费用和后期加工费用都要充分考虑,尤其是对免费资源更要考虑其其他费用情况。
      复本标准:本级图书馆中文文献实行低复本政策,所有复本的采选在充分考虑文献本身质量的情况下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前提;同一种文献在同时存在电子版与印刷版时,尽可能根据使用情况只选择保留一种版本。 
      同一种文献的版本选择标准:期刊的采选实行纸质版与电子版并存;图书仍以印刷型图书采购为主,附加电子图书的采购。原则上同一种文献不允许存在两种形式的版本。 
      七、文献采选方式
      购买:购买是国内外出版物的主要采选方式。按馆藏发展政策所规定的采访原则、复本标准购买馆藏文献。自2013——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实施以来,本级馆即落实有本级财政招投标集中采购形式进行馆藏政策落实。
      征集或接受捐赠:本馆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捐赠的文献。受赠建立专门的捐赠档案,列明捐赠者、捐赠品名及数量、价值。文献一经接受,其产权即归抚松本地图书馆所有。
      我馆征集的文献主要包括:个人藏书、机构藏书、政府出版物、方志家谱资料、文史照片、手稿及其它特藏文献和有价值的文献等。凡接受属于入藏范围的受赠文献,均应办理捐赠手续、建立档案资料并回复赠书卡以示感谢。珍贵文献和价值较高、数量巨大的文献,一般未设专架。
      呈缴制度:建立健全出版物的呈缴制度,本级抚松县委、县政府1989年即颁发了地方文献呈缴本文件。
      经费分配和控制
      经费来源:抚松县公共图书馆属地方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各类型文献的选择
      中文图书,采选对象均属一级出版社版本图书,重点服务社会各类普通读者,科研学术为辅,地方特色文献为重要馆藏收集整理组成部分。复本标准平均复本量小于3册,最高复本一般不超过3册,为低复本量。除图书本身价值外,读者的正当需求情况是确定复本的重要标准。
      2、期刊,主要按照读者阅读需求采购读者与图书馆结合的形式来针对报刊杂志的征订、采购。党报党刊征订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征订。
      3、电子资源:电子资源的馆藏选择,与其他资源的选择一样,必须要用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科研需要。图书馆在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上,应优先选择电子资源。要加强电子资源的信息积累与评估,保证资源质量和稳定的读者用户群。加强电子资源配套的硬件建设,保证电子资源的正常使用。公共图书馆馆员要加强和提高对网络免费电子资源的收集和整合能力,重视公共电子资源的维护和使用。
      4、视听资料,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国家正式出版的视听资料文献资源。
      十、馆藏组织与布局
      1、馆藏组织的基本原则,(1)动态性原则,要求馆藏组织的内部结构是动态的,人流、物质(资源)流、信息流应都处于运动之中;馆藏组织还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并有所发展。(2)有序性原则,藏书组织结构的层次要求清楚,藏书的排列要有顺序,文献在各个环节的流动要有秩序。(3)整体性原则,要把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藏书,组成完整的藏书分布网,藏书机构设置要完备,藏书组织的流动环节与流动手续要求完整。(4)开放性原则,要求做到布局开放、文献开放、读者开放、流通方式开放与信息交流开放,使馆藏组织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2、馆藏布局
      按照馆藏文献的利用率高低以及出版的新旧程度,结合服务方式,将藏书依次划分为三个层次,根据藏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藏书的用途等标准进行每个层次的划分,组成整个藏书体系。本级馆按照收藏文献的类型、地域文化要求及特色特色类目的标准:一级藏书,收藏利用率最高、最新出版的书刊;二级藏书,收藏利用率较高,参考性较强的书刊;三级藏书:收藏多复本、利用率低,但有一定参考价值、利用价值的书刊及本地域特色文献。
      馆藏流通与调配
      馆藏流通体制:总馆基本书库、分馆、现期刊阅览室采用开架管理,保存本书库、特藏地方文献室、过刊阅览室和报纸阅览室采用半开架管理,并视馆舍条件的改善逐步走向开放式和通借通还的馆藏流通体制。
      馆藏调配:在外借与预约的借阅过程中出现读者集中使用某一图书时,要及时调配其他藏书的资源到提出需求的阅览区域供读者使用,用完后按实际情况重新分配。定期开展藏书剔除工作,清除馆内破损、无使用价值的藏书,使馆藏文献总量更适合本馆的库存量,朝着高质量低速度的方向发展。
      馆藏保护与剔除
      馆藏清点,书库的清点周期为每年一次。
      普通印刷型文献的保护,加强读者、本馆工作人员藏书保护教育。注意开展藏书的防火、防霉、防虫、防鼠、防尘与防光的保护措施。及时修复损坏较重、又具有流通或保留价值的藏书,使用率较高的新书可以先行装订。并注意书库的清洁和空气流通。
      地方特藏文献的保护,书库必须设有较好的防潮设备,并注意书库的清洁和空气流通。经常进行地方特藏文献书库的防虫消毒工作,定期进行人工刷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数字化保存和保护措施予以保存和利用。
      视听文献的保护,减少环境因素对光盘保护层材料的老化作用,尽量减缓光、热、氧、酸、碱物质对保护层的影响和腐蚀。正确使用光盘。减轻磨损,避免硬物划伤、碰伤;减少光盘的使用次数,以延长光盘寿命。保持光盘盘面的整洁,避免灰尘污染光盘;拿取光盘时,只能接触光盘的内外沿,以免油渍、汗渍、指纹落在读取面上。正确存放光盘。将光盘存放于光盘保护盒(袋、册)中,直立排放,防止挤压而变形。
      馆藏剔旧:为了保证馆藏的稳定协调发展,必须要对一些过时或破旧图书进行剔旧处理,符合下列条件的图书可以从书库中剔除:缺乏学术性且过时的图书;外观破损或装订很差的书刊;多余的复本和旧版书;低利用率书刊。
      十三、馆藏评价
      馆藏评价依据标准,按照国家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落实,例如:馆藏量、读者满意率、馆藏结构、藏书利用情况、数据库建设和维护、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获得的文献资源情况、各类书目核对、统计分析等以及与读者有关的藏书保障率、藏书利用率、图书拒借率和滞架时限等,都可以用数量来描述,进而做出评价。
      十四、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1、充分利用长白山地缘优势,发展特色地方文献馆藏,努力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发展体系。
      2、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提升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建设。
      3、积极主动参与全省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
      4、按照“十三五”规划的统一部署,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上着重建设具有地方文献特色资源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