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和作品评介
作者,石宪华,男,抚松县教育局记者站长。他是《白山少儿文学》杂志主编。长白山绛珠草文学协会副主席、闯关东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抚松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父亲的关东情怀》这篇散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父亲闯关东60多年所经历的一桩桩难忘的事。从而表现了父亲对父母的孝心,对兄弟的仁心、对子女的爱心、对他人的诚心,对家乡的感恩之心。
作者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反映了父亲不但是一个正直、善良、孝顺、勤劳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对家乡、对松花江、对关东山无限热爱的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具有高尚人格、强烈关东情怀的父亲形象。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把这篇歌颂父亲的散文,献给可敬可爱的父亲,祝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
父亲的关东情怀
作者·石宪华
我的父亲叫石广生,现年84岁,是一个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虽没给子女带来什么荣耀和富贵,但他的关东情怀和高尚人格却为人所称道。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刚刚起步,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还要勒紧裤带偿还前苏联的外债,当时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人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恋恋不舍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家。数以百万被称为“盲流”的灾民逃荒到东北谋生。
在山东老家,父亲一辈兄妹9个。可以想象,一家老小11口人,在那样的荒年,生活实在无法维持,闯关东是唯一的出路。排行老二的父亲,1957年22岁时,只身一人从山东逃荒来东北。
父亲和众多闯关东的人坐汽车到兖(yan)州,再换乘火车,经过四天多的颠簸到达通化,已经身无分文,为了活命只得一路讨饭一路打听去长白山的道路。经好心人指点,父亲偷偷爬上运木材的森林小火车来到三岔子。经打听,如果继续往山里走,那里人烟稀少,土地肥沃,长白山的老林子里还能挖到人参,如果在松花江的岸边找一处平坦的地方住下,还能打鱼,那里的日子好过些。于是,父亲从三岔子一路碰到人家就要点吃的,没有人家时,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采几把山野菜,一路打听着来到靖宇县境内。就这样,经过十多天的行程,来到长白山脚下头道松花江上游西岸一个叫夹皮沟的小山村,实在走不动了,就此停了下来。从此,父亲在这里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生活。
父亲是个艰苦朴素、勤劳忠厚的人。刚到夹皮沟时,父亲在江边搭了个马架子窝棚就住下了。靠给大户人家耪(pang)青、砍柴、打鱼维持生活。逐渐稳定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了两间简易房,就算有家了。邻居们看父亲勤快、朴实、善良、仁义,在众人的撮合下就和我母亲结婚了。
那时结婚特简单,只要有两间能遮风避雨的房子,贴上红喜字,两床被子搬到一起,邻居们在一起吃顿饭,岁数大的长辈当众宣布一下,就算结婚了。结婚后,在母亲的操持下,逐渐添置了桌子、碗架柜、炕琴柜。就这样,家具慢慢添置全了。两个人一条心,就是再艰苦的日子也觉着甜。父母凭着一双勤劳的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父亲是个善良、忠孝两全的人。到了1960年,生活安定了,父亲想起在山东的父母兄弟,心想:我吃饱了,不能把父母兄弟扔了。于是和我母亲商量,回山东看望我爷爷奶奶。
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我六叔七岁,饿得走路都很困难,再这样下去,不饿死也得落下病。父亲和爷爷商量后,背着我六叔就回了东北。七岁还是个孩子,父亲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供六叔上学。长大后,一直到六叔安家娶妻为止。
1962年,19岁的三叔也投奔父亲而来,父亲为了三叔娶唐家姑娘为妻,几乎是倾其所有。说起来,三婶也是个苦命人。当时随父母从山东青岛闯关东来到了村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举目无亲,又逢开春儿青黄不接,生活陷入了困境。经乡邻介绍,三婶的父母同意把刚满17岁的姑娘嫁给三叔,条件是帮助解决一家十多口人半年的吃住问题。为了给三叔成家,父亲硬着头皮答应了这一要求,和母亲只带了一套铺盖和衣服,寄住在邻居家的柴草棚子里,家里的柴米油盐和半年的口粮原封未动都给了三婶的娘家。
这一年,在父亲的操持下又重新建了三间泥草房,而且给三叔也建了两间新房,从此三叔也在东北安了家。这一年为了建房和兄弟结婚,父亲和母亲不知吃了不少苦、操了不少心。
到了1965年,年过20的五叔还是单身一人,也投奔父亲来了。当时,政府对盲目流动人员抓得紧,凡是没有本地户口的“盲流”一经发现,先是拘留罚款,后是遣返回原籍。
五叔来到东北后,父亲托人把他安排在松江河林业局副业队做临时工。初来乍到的五叔没有经验,不到两个月,五叔的“盲流”身份被查出,扣押在班房里,待凑齐人数一起遣返回原籍。父亲和三叔接到信后,拿着生产队的介绍信,托人找关系把五叔放出来,悄悄领回了村里。
五叔回到夹皮沟村后再也不敢出去,留在村里开荒种地、捡柴禾、打石头、搞副业。经过两年的打拼,在父亲和三叔的帮衬下,五叔带着几百块钱和新做的一对花曲柳箱子,高兴地回到山东老家,取了媳妇,也过上了安稳日子。
父亲不但有一颗金子般的博爱之心,还有一颗对父辈的孝心。每当过年过节,无论多困难,就是借也要给老人寄钱去,尽到一个儿子的义务,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暗暗告诫自己,等我们长大了也要像父亲那样孝顺自己的父母。
父亲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先后为三个弟弟安家、娶妻,费尽心血和资金。他从无怨言,心甘情愿为弟兄们默默付出。表现出了那种无私的兄弟情和人间最美的大爱。
父亲不但对亲兄弟倾其所有,对待临时有困难的邻居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遇上要饭的,父亲总是把他领到家中,吃完饭再送上干粮才让走。父亲经常说:“我是吃百家饭才来到这里的,人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能帮的一定帮一把。”父亲的为人处事,让我学到了“善良忠厚、勤俭持家、仁义孝顺、不忘初衷、敢于担当”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父亲是一个为了子女幸福甘愿受苦的人。我们家一直在农村,父亲为了培养我们六个兄弟姊妹,起早贪黑在地里忙乎,到春采和秋收季节,父亲到山里搞副业,背着山菜和蘑菇到城里去卖,换回来的收入供我们兄妹上学。记得,我念大学时,学费不够。父亲和母亲成宿睡不着,东家借西家凑,总算把学费凑够。当我从父亲手里接过带着父亲体温的人民币,抚摸着裂着口子的一双手,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们兄妹六个有2个大学毕业,其余都是初中毕业,我们所学的文化,都是父亲用背筐背出来的。在父亲的心里有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只要子女有个好前程,砸锅卖铁也要念书。这就是我可敬、可爱的父亲!
2017年父亲83寿诞时,全家人都回来祝寿。30多口人唱完“祝你生日快乐”歌后,父亲慈祥的看着老少四辈人,抚摸着重孙的头,看着我们平静地说:“孩子们,我今天高兴啊!没想到我闯关东已经60年了,当初我是光棍儿一个,现在是一大家人了。头几年,你们劝我到城里住,我舍不得这里呀!是这里的人接纳了我,是这里的土地养活了我们,这里是我的根。你们赶上好社会,不管在哪,都要好好干,不管怎样都不要忘了这里。等我死了就把我埋在咱家承包地北边的大树下,关东山是我的家呀!”
听到这些朴实的话,晚辈们被父亲的关东情怀感动了,纷纷点头赞成。是啊,是这里的黑土地养活了我们一家,是松花江水滋润了我们四辈人,是长白山的特产保障我们兄妹上学的资金。我们怎能忘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位耄耋老人,对关东的情这么深,这是我没想到的。
父亲的正直、孝顺、勤劳、朴实、谦和、奉献和大爱,赢得了兄弟姊妹和后辈们的敬重,也搏得了乡亲们的赞扬。父亲那善良高贵的品格和深深的关东情怀,时刻激励着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