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阅读之声|抚松教育七十年

  • 发布时间:2019-11-05 14:51:50
  • |
  • 作者:抚松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817次

作者简介和作品评介


作者石宪华,男,是抚松县教育局记者站站长。兼长白山绛珠草文学协会副会长,抚松作家协会副会长等职。
石宪华老师利用大量时间,对抚松教70年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采访和整理。在查对档案的基础上,几经修改,征求老教育工作者和领导的意见,这篇反映抚松教育不断发展,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文章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呈现给大家,使人感到亲切可信。采用了直叙、插叙交互使用并适当加以议论的叙述方法。所采用的事例翔实、数字准确、描写细致、旁征博引,使文章活泼耐读,有滋有味。
抚松教育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载砥砺前行。本文不到三千字,却浓缩了抚松教育70年翻天覆地巨变的历程。清晰的叙述了抚松教育在党的领导下,由小变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各类教育布局合理、教学设备基本均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基本事实。证明了抚松教育走得是一条与新中国同频共振的发展道路。告诉人们现在抚松的教育,正走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条康庄大道上。    
作者最后深情地说:“我依然会钟情于这份平凡的职业,眷恋着这片热土,并在这片热土上忘我的耕耘着、奉献着、奋斗着。”表达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强决心。 



抚松教育七十年

作者·石宪华

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十四年的学习生活和二十余年的教师经历,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耳濡(ru)目染、亲眼见证了家乡抚松教育的发展变化。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候学校的基础条件很差。整个校舍由两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组成,墙是用木头夹起来,里外再抹上黄泥,上盖是草苫(shan)的,课桌椅是生产队找木匠用木板子简单钉制而成的,取暖用的是废旧油桶做的炉子,唯一的电化设备是借用生产队的一台留声机。全校有三个老师、四个年级、五十余名学生。因为教室少,所以不得不实行“复式“教学,45分钟的时间里,老师先给低年级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转身给高年级学生讲课。然后留下作业,再给一年级学生讲课。”在那个年代,就长白山区来说,这样的条件在农村是很普遍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初的十多年里,人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果实的同时,更真切的体会到了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茅草屋到大楼房,从铁炉取暖到暖气化,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截止2019年7月,全县除了5所村级小学外,中心校级以上所有学校消除了平房,实现了教学办公楼房化,全县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97444平方米;操场覆盖实现硬化,面积达492090平方米。火炉取暖已成为了历史,实现了锅炉水暖和自动化电取暖。

和我同时代的人可能都记得:小学时的计算工具就是“算盘”,每天面对的总是老三样——三尺讲台、一面黑板、一支教鞭,这也许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等“老三室”在抚松也从无到有,并逐渐普及,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逐步走进了校园,各校纷纷建起了微机室,紧随其后是语音室、电教室,这就是所说的“新三室”。进入21世纪,教育信息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走进了山区学校,建成了覆盖全县的社区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数字化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初见成效,“互联网+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取得可喜成果。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参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说起往事,65岁的李深业感慨万千。他回忆说:“11岁时,我在北山参场读完初小,就到万良中心校读高小。我家到万良17公里,姐姐家在高升,离万良比较近,我就住在姐姐家,来回步行也要8公里。那时叫‘跑途’,冬天雪大路不好走,得跟在大个孩子的后面,踩人家的脚印走。腰里捆着大饼子和咸菜,中午就用炉子烤饼子吃。”可见当时上学是多么艰难!

看看现在,从2012年开始,县政府每年从财政中拿出四百万元,购买校车公司的服务,先后投入使用了51辆标准化校车,解决了全县11个乡镇21所学校2600名学生乘车上下学,构建了校车安全绿色通道,彻底结束了“跑徒”的历史。

我上小学时候的班主任老师姓林,是一位初中没毕业的代课教师,当时有些人戏称他们是“土八路”。升入初中后,依然有很多代课老师与我们为伴、如地理、英语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中的数学教师,他是一名本校毕业的高中生,回乡务农三、四年后被聘回来的。1989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工作,当时全校60余名教师中,正规院校毕业的师范生,即所谓的“正规军”加我只有7人。可见当时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情况了。

据我的一个退休老同事70岁的刘元德讲:他出生在万良镇荒沟村,“以前村里没有学校,1958年才建了村小,村里几个孩子终于可以上学了。有七八岁的,十来岁的,最大的已经十四五岁。有了学校但没有老师,只好找万良的王大中老师来上课,王老师早上骑自行车走8里地先到向阳村上课,中午再步行15里来荒沟村上课,山路崎岖不平,骑不了自行车只能步行。上完课再走回向阳村,骑车回家。王老师就这样上课,上午一个村,下午一个村。”由此可见当时教师有多么匮乏。

随着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全县的教师队伍不断得到加强,从“土八路”到“正规军”,教师补充机制不断完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从2001年国家取消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机制后,抚松和其他地区一样,师资来源断了,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县委、县政府从2008年开始,克服重重困难,拿出专门编制,解决县域师资青黄不接的问题,先后招聘239名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招聘录用特岗教师557人,补充到边远山区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和学科结构失衡的矛盾。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水平,我县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名师工程等培训进修途径,大面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参培率达100%;通过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城乡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程”,持续开展“最美参乡教师”等各类典型和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建国七十年来,抚松教育砥砺奋进,一路高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建国初期,我县只有32所小学、1所中学,教师135人,学生3671名。70年来的发展历程,抚松教育现在已经形成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从2008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拨付150万,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饮用矿泉水、提供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平安险。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所,有教职工3792人,在校学生2.3万名。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穿过时光的隧道,抚惜七十年春秋。如今,当你走进抚松各地,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地方是校园。从校舍建设、操场硬化到冬季取暖,从教育技术装备、上下学交通再到师资力量等,参乡学子在充分享受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同时,更真切的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也使更多的城乡孩子享受到了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全县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距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每当看到这些巨变时,进入天命之年的我,每天都在激动中,真切的感受到:抚松教育这艘航船一定会朝着光辉的彼岸驶去。

我依然会钟情于这份平凡的职业,眷恋着这片热土,并在这片热土上忘我的耕耘着、奉献着、奋斗着。我相信,抚松的教育会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在新的时代里再创佳绩;参乡人民会唱着满意的欢歌,享受着累累硕果,品味着馥郁的芬芳!

                                                                                                                                                   2019年9月18日



阅读二维码.png?v=173493409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