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阅读之声|松花江畔遗石园

  • 发布时间:2021-10-13 08:17:59
  • |
  • 作者:抚松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884次

抚松镇南新区江堤上空,有两架凌空飞过的铁路与高速公路大桥,紧靠大桥下面,一片砖瓦结构民房,家家的院中种着各种蔬菜与水果,一派田园风光。其中有一座民居,外似普通、内藏玄机,谁能想到,这里竟然有一处人文打造的“遗石园”。基本都是人工雕凿刻画,用于生产生活的石头用具。这里的每件石器上,都留下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印迹,展示着人们的勤劳与智慧。这就是独具特色的长白山石文化陈列馆——“遗石园”。

“遗石园”,占地700多平方米,前后两栋平房,面积不过170平方米。院不大却幽静,院不深却富含文化底蕴,处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里的每一件石器、石具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先说说大门前摆放的大条石有什么故事?你看,条石上有一个石眼,叫做“拴马石”。是“遗石园”主人从当年抚松县药材公司拆迁时遗弃的废堆里拣回来的。这块拴马石印证了解放后五六十年代,抚松药材市场的繁荣景象。那时候,人参属于统购药材,每到白露季节人参做货时,全县的人参都要卖给县药材公司。有的生产队人参产量少就用骡马驮着,有的产量多就用大车拉着,纷纷前来卖“水子”(人参),将牲口拴在石桩上。当年有许多块这样的拴马石,均匀地排在大街上,大街上一排排都是骡马,那场面可壮观了。

再看药材公司院内到处是“刷水子”、“晾生晒”、“收红参”的繁忙景象,干活的多达上千人,即使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可加工人参的场面仍然如火如荼,十分繁忙,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有谁知道一块“拴马石”究竟拴过多少次马?又有多少段精彩的故事在传诵呢?

再说说门前南侧矮墙边巨大的石碾子又是干什么的?有的会说这是碾米的用的,其实是旧时造纸用的石器。你看,石碾是粗粝的花岗石凿制而成,直径达到1.8米,重有2吨多,可谓“碾子之最”。它的旁边,有一椭圆的大石条,也是人工凿刻的。是碾子运行时的轨道,共有四块组成一个圆形的轨道。据说这是泉阳造纸厂当年生产用的工具:当时没有电,人们利用泉阳河水的巨大落差冲动石碾转动,碾碎树皮、枝丫、杂草,用来造纸。由于需使用大量的火碱漂白,造成河水污染,后来造纸厂就停产了。但当年用的石碾、石轨造纸的壮举却深深地留在了一代造纸人的记忆里,抚松的造纸业是从这里出发的。

迈进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水居”三个大字,是原抚松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八十多岁的张金泉先生亲自命名、题字,是园中第一景致。

在院子里摆放着一对通体黝黑发亮的石锤,每个石锤重80多公斤,这是旧时榨油用的“油锤”。早先年间“油坊”榨制豆油,用的就是这种最原始的“油锤”。你看,油坊的工人们光着膀子,下身穿一块“兜裆布”,在高温六七十度的车间里劳作,全身大汗淋漓。他们分成两伙,一边一伙,各自拉动一根大绳向远处跑去,绳上吊着“油锤”,一伙一个“油锤”,各跑到屋子尽头,将手一松,两个偌大的石锤一起飞舞起来,砸向屋子中央的榨机,将豆饼中的豆油砸挤出来,汩汩地流入油槽。这种原始的榨油方式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停止了。如今,这对“油锤”静静地摆在那里,仿佛向人们述说当年的光荣历史。

再往里走,石块迭罗,全是从山区的河道、杂物堆里捡回来的废弃石器:在大碾盘上摆放着又圆又长的石碾子,推米用的石磨,捣蒜和捣药的石臼,喂食的猪食槽子,打场用的石磙子······。

“遗石园”中还收藏着许多大小不等、色泽不一的圆形的河卵石,上面都凿有一个小圆洞,这可不是冲刷出来的自然石,而是人为地刻凿的石洞。这种石头有什么用途呢?经考证,这是人们在江中捕鱼时拉网上的“网坠”。一张大网,横在江上,两岸几十人用力拉纤,拖动几十米、上百米的大网向上游拖行,不说网眼有多大,光是坠在网下的“石网坠”就有上百斤重,有的一块就是一、二斤重。连接网与坠的是柳条杆,扒了皮,白花花的。这叫做“拉白杆”,可网住七、八斤以上的大鱼,每天都能捕捞几百斤鱼,沉重的“石网坠”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遗石园”的室内,还收藏了旧石器时代的一块黑曜石片和一把石斧。这是一万五千年以前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主人的最爱之物。这两块石器的发掘,把长白山区人类的生存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多年,创造了东北最早的人类露天居住和露天取火遗址的两个“中国之最”。黑曜石片是在新屯子出土的,比现在的手术刀还要锋利。“石斧”是在“抚松仙人洞遗址”附近的田地里发现的,这足以证明,仙人洞附近,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过。

说起“遗石园”的收藏与建立,园主王忠利有许多感慨。二十多年前,他是抚松县城建局的建筑设计师,整天跑工地,去现场,与新房旧宅打交道。他发现,在拆除的旧民居中,居民们把不用的过时的东西或变卖,或毁掉,或遗弃,把旧时使用过的石碾、石磨、石槽、石臼等都扔到江河滩涂、荒郊野外,遍地遗弃,有的石磨成了过河的“垫脚石”,有的搬到江边当“洗衣石”。出于好奇,他把这些废弃的东西一一拣运回来,堆在一处,自我欣赏。时间长了,数量多了,他便萌发了一个念头,给这些人类发展的物质文明建一个陈列馆,向人们展示这些石器、石具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史中,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不忘祖辈们的聪明、勤奋、和创业的艰辛,激励人们继续前行!

经过几年的努力,王忠利的“遗石园”终于建成了,多种石器、石具各就各位,尽展当年风采。王忠利抚摸着这些有故事的块块遗石,感慨地对我说:“这些废弃的石器石具,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铁证,是不可丢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闪耀着传统文化的辉煌足迹,我们不能忘记老祖宗啊!”是啊,他几次命名,曾用过“山水居”、“聚石缘”等名字,都不能含概石园的初衷,最终定位为“遗石园”: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这座隐秘在松花江畔的“遗石园”刚刚崭露头角,便被当地的文化学者发现,参观的、采访的、题字的,做了大量宣传。王忠利的劳动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更加坚定了他办好“遗石园”的决心,努力把“遗石园”办成当地一座“不忘老传统,寄托家乡情”的追思园、参乡文化的交流园。让每一个参观者都能受到一次浓浓乡情的洗礼和传统文化的浸润,从而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美丽抚松而努力奋斗!

在谈到今后的愿景时,王忠利自豪地说:“我打算,在石文化的基础上,积极筹备开发二期工程,即长白山木文化。在有生之年,争取长白山的石文化与木文化融合贯通,进一步丰富长白山文化的内涵,让长白山文化这一奇葩开得更加艳丽,让长白山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被“遗石园”主人的胸怀和抱负所感动,用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以表敬意。


 “遗石园”颂

回望着历史长河,走来一群奋斗者。

铁锤砸在钢钎上,凿出世代好生活。

劈开顽石绘新图,千辛万苦仍求索。

尊尊器具传真情,人人勤奋勇拼搏。

园里处处是文化,遗石块块有特色。

小康路上大步走,实现梦想建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