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阅读之声| 山里红

  • 发布时间:2018-11-14 09:23:04
  • |
  • 作者:抚松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317次

作者简介和作品评介

 

作者刘元德,是抚松县退休教师,长白山绛珠草文学协会会长。

他写的散文《山里红》是一篇以歌颂抚松县山里红剧团为主的叙事散文。文章用第一人称,回忆了五六十年代山里人心中的剧团是抚松的骄傲。简叙了七八十年代山里红剧团取得的辉煌成绩,提炼出了评剧团的“山里红精神”,赞扬了他们扎根山区,不畏困苦、不断改革、继续前进的坚韧精神。最后,作者饱含深情地说:“我相信,山里红精神永远活在抚松人民心中,山里红剧团是抚松为之骄傲的那一点红。”

 

 

山   里   红

 作者·刘元德

 

提起“山里红”剧团,那可是抚松的一个品牌,是抚松人心中的骄傲。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乃至于八十年代,偏远农村的社员,很多人可以不知道抚松的县长是谁,却没人不知道“山里红”。说起“山里红”的几个名角,王小兰、魏晓霞、梁茂奎、徐旦奎、团长兼导演辛敏等等。那个时候,上至掉光了牙的老头老太太,下至刚上学的儿童,谁都能滔滔不绝说出他们的特点和演的什么戏。

曾几何时,“山里红”那是大红大紫啊!剧团成立于1948年,叫“抚松群众剧团”。1953年改名抚松县评剧团。我出生于1951年,所以说,我是看着“山里红”的戏长大的。   

在抚松刚刚解放时,物资生活,文化生活都特别贫乏。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抚松县评剧团的成立,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喜讯,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福音。

我记事起,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出戏是京剧《战宛城》,那年我七岁,刚上小学。在离县城15里的一个村子里。那天下雨,生产队长说:“今天不出工了,咱们上县看大戏怎么样?”全村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简直比过大年还喜庆、还热闹。

于是,父亲带着我,邻居的叔叔还有几个社员,都带着自己的孩子,“组团”出发了。路,是羊肠小道,而且是在大林子里,走的特别艰难,没人喊苦,也没人说累。一路欢歌,一路笑声在林中回荡。

山里的孩子进了城,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奇,大人们领着我们直接进了大剧院。大幕还没有拉开,锣鼓声,京胡声是那么悦耳。敲敲打打好一阵子戏才开场。

《战宛城》是一场武戏,演的是三国时,曹操掉链子的事,诸葛亮挖苦曹操时有一句顺口溜:“宛城遇张秀,赤壁逢周郎,华容道碰上关云长”。专门揭曹操的疮疤。

大致内容是,曹操和张秀的婶子一见钟情,就混到一块儿去了。张秀得到消息,带着大队人马就杀过来了。曹操有个大将叫典韦,能使两杆方天杵,一杆就有80多斤,有万夫不当之勇。

张秀知道,要想拿下曹操必须先过典韦这一关,典韦虽勇,没有兵器他就完了。于是,张秀找了一个类似梁山时迁似的人物去偷方天杵。戏就从这里开场了,典韦没有了兵器,抡着死尸打,终于寡不敌众。曹操跑得狼狈不堪丢盔弃甲,后面有人喊:“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抽出宝剑割断胡子接着跑。后面又喊:“着(zhuo)红袍的是曹操”!曹操脱下红袍丢弃再跑,这就是后人说的“割须弃袍入潼关”了。

演员的功夫到位,长靠短打,长枪短剑,旋风腿、无影脚,打的像走马灯一样,非常精彩,文戏的唱腔也地道,场下喝彩声不断,真是叫人过了戏瘾。社员中也有见过世面的,有一位曾经在青岛听过梅兰芳大师和裘盛戎先生戏的人说:“抚松评剧团的演员不简单,都是科班出身,唱、念、坐、打都是上乘。评剧团能把京剧演成这样,不简单。”以后,陆陆续续看过很多场,感觉就是好。

抚松县评剧团的名声越来越响,1963年3月,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在湾沟林业局光明剧场接见了抚松县评剧团演职人员,他说:“听群众把你们称为’山里红’,我看很确切。”从此,抚松县平剧团就有了自己的、响亮的名字——“山里红剧团”。宋部长给起的名字是有深意的。山里红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它高约6-8米,极具观赏性。在抚松的山坡上,高岗上、沟帮子上随处可见。春天她像梨花一样,雪白雪白的、一片一片的,散发着扑鼻的芳香。

山里红还是中国著名的果树,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不需要精细管理。而且耐寒,生命力强,定植后4-5年就开始结果,到秋后结出无数球形、梨形的小果实,肉厚皮红,使满山遍野绿色丛中悬挂着红艳艳的小果实,十分艳丽,人们亲切的叫它"红山果"。

红山果可以入药,其味甘酸、微温,具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的功效。

归纳起来,“山里红”首先是一种普通的乔木,然后是适应性强,再就是耐寒、有极强的生命力,最后一点是具有药用价值。山里红具备了长白山人那种朴实坚韧的性格。作为文艺团体,就得像山里红那样朴实、坚韧、耐寒、开胃,植根于黑土地,和百姓打成一片。

上世纪50——60年代初,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抚松县的交通很不方便。有公路的村屯很少,有些村屯还是羊肠小道。山里红剧团的演员们,按现在的说法,有的已经是大腕了,省级剧团调都不去,专门扎根农村,为农民演出。

有些女演员怀着孕,有的把孩子托给别人照顾,跋山涉水,肩扛手提,背着道具。常年坚持在乡下,为林场工人,煤矿工人,农民,边防战士演出,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现在想想,他们受到人们的欢迎和爱戴,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高超的演艺水平,更主要的有一颗为人民大众的心。把人民当作父母、兄弟、姊妹,真称得上是德艺双馨。

山里红剧团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五十年代,在通化地区第一届戏曲巡回观摩汇演中,抚松评剧团演出的《陈妙常》,获得集体表演奖,白云霞等6名演员获得奖章,辛敏等获得优秀团长物质奖。

六十年代,在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先进单位。评剧团团长康健参加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被授予国家级先进单位,受到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的亲切接见,并参加了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座谈会。

山里红评剧团先后两次获得吉林省文化局专业艺术团体上山下乡演出为农村服务一等奖。

七十年代,山里红剧团获省文化局和财政厅艺术表演团体坚持上山下乡先进单位一等奖。

八十年代,曾三次获得省文化局财政厅专业剧团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一等奖;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省文化局“先进创作室深入生活创作人员奖”;山里红剧团团长辛敏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几十年来山里红剧团创作和改编了《雪华刺虎》《辕门斩女》《把山虎》《林海人家》等几十部有影响、有温度的经典剧目,受到山区人民的欢迎和爱戴。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剧团逐渐形成了山里红精神。即:坚持“二为”方针,不断弘扬正气;坚持为民服务,不断改革创新;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创出精品。争创一流剧团,甘做长白山下盛开的山里红。

山里红剧团走的路是抚松文化繁荣昌盛之路,是抚松文艺事业创新之路,是一段不平凡的路,为抚松争了光、添了彩,是抚松的骄傲。山里红剧团就像内蒙古的“乌兰牧骑”一样,是一支土生土长的、人民群众喜欢的“文艺轻骑兵”。

我相信,山里红精神永远活在抚松人民心中,山里红剧团是抚松为之骄傲的那一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