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风俗习惯
作者:孙佳莲·葛现花
我的姥姥和姥爷是满族人,我母亲却嫁给了汉族小伙,在我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经常给我讲一些满族人的习俗。妈妈对本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了如指掌,一讲起来就如数家珍似的、滔滔不绝,有时让我听得入了迷。
长大后我参加了工作,从事的正好是文化宣传、普及、传承的工作。耳边时时响起妈妈讲的那些往事,为了满族的风俗习惯不失传,通过研究这些风俗习惯,掌握满族人发展进步的规律。凭着小时候的记忆,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共享。有一些风俗习惯可能与你所知道的存在差异,那是因为所处地域不同、社会地位不同造成的,仅做参考。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满族形成的基本情况。满族,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散居全国各地。千百年来,移居的汉族和部分契丹族后裔、少数女真族后裔、渤海国后裔、少数蒙古族人等与东北土著不断融合,最终成为一个全新的族群。在蒙元衰败以后,努尔哈赤所属部族势力渐盛,征服了这一族群,始称满洲,就是现在的满族,到如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满族在我国属第三大民族。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77%。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以蒙古字母拼写满语读音,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称为“老满文”。皇太极时期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点,用来区分语音,称为有圈点满文,也叫“新满文”。满文作为一种官方文字,在清代长期使用,曾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广泛使用的文字,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清朝中后期,满语逐渐被放弃,满族基本上使用汉语北方方言,只有旗人内部和旗籍官员,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仍然使用满语。
满族的祖先属于游牧民族,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就会用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骑马执鞭不亚于男子。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子或垂于脑后。满族的服饰,大都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
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
满族的住房,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
满族的饮食习惯。主食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黄米饽饽也就是黄豆包,酸汤子也叫汤子,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满族具有独特风味的“萨其玛”至今仍是人们爱吃的点心。
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冬季以酸菜和小豆腐为主,满族酿制的大酱也颇有风味。
食油首推猪油,又称大油。满族人好饮酒,喜喝松罗茶。新宾一代则喜喝花茶。
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满族忌讳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行土葬。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
满族的风俗习惯是很有特点的。下面介绍一下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
先看他们的住所。他们一般选择依山傍水而居,为的是方便和适应生产生活习惯。在农村一般正房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朝南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朝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叫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锅灶通西屋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
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炕”或“蔓枝炕”。满族崇尚西墙供祖宗牌位,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炕上铺炕席,或糊牛皮纸刷油。炕梢放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放置被褥、梳妆用品。
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姊妹。为了御寒,有的还建有地炕。屋外西山墙处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雕刻着各种图案。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木棍支起通风。
再看他们是怎样育儿的。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孩儿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孩儿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孩子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做满月台票”,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
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至今在一些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这些习惯。
什么是“抓周”?就是在孩子周岁的前几天准备一些用品,如秤、书、笔、石头、算盘,还有用面做的馒头、佛手等。是女孩子的再放些化妆用品,是男孩子再放上鞭子。如果孩子先抓秤,说明这孩子长大后会做生意,吃喝不愁;先抓笔和书,说明孩子长大后学习好,可能是个做官的或者是教书的;摸了石头说明这孩子好养、结实、身体好;先抓了算盘说明这孩子会算账,能理财,是个过日子的好手;女孩子如先抓了化妆品说明这孩子长大后只会美,不勤劳。男孩子如先抓了鞭子说明孩子长大后会骑马射箭,能成为一名大英雄。
抓周这一习俗能延续至今,是前辈期望后辈有一个好前程,寄托了老辈人的希望。从心理学上讲,只是一种心理预期和心理暗示罢了。
满族的殡葬习惯一般是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的历史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清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
殡葬仪式比较复杂。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纸做的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灵前放上一个小桌子,上面摆放三种水果,馒头,碗筷。碗里盛上大米饭,上面插一双筷子。再放一盏油灯,五谷杂粮,粮食囤上面还要用纸剪出一对小纸人,意为粮食的保护者。
出殡多选农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七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七次。其中:三七、五七、七七是主要日。烧百日和周年时摆贡品,如馒头,酒、三种菜要荤素搭配。点香、烧纸、做纸人、摇钱树等等一些祭祀品。
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
当然满族也有一些禁忌:比如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以西为贵,祖宗牌位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另外还不吃乌鸦肉,有饲养鹰的习俗,把鹰视为神,有祭祀鹰的习俗。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满族人婚姻习俗有哪些特征。满族的传统婚姻在婚娶形式上是非常复杂的。大致要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所谓通媒就是: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赠女方“如意”或“钗钏”等物为定礼。
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及亲戚去女方家问名,女方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参拜女方家的神位及其长辈,表示诚意和对婚事的认可。
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双方要议定婚期。
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去女方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坐着彩车迎亲。新娘要坐着送亲的车往新郎家去,在途中两车相遇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
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子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
拜完后撤掉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这叫“坐帐”。坐帐时要“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入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然后夫妻要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了。结婚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
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这叫“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住对月”。这时,婚娶仪式才算结束。真是“好事多磨”啊!
再说说满族人独特的节日习俗。
首先是太阳日。满族人认为太阳是至高无上的,万物都要靠太阳才能生长。人们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农历二月初一这一天,不管是晴还是阴,都要用雪白的面粉做成粘糕,把用粘米面做成的各色花公鸡沾在上面,寓意为金鸡报晓迎日出,放在西屋的桌子上,全家人围着,说着歌颂太阳的好话为“太阳过生日”,祈求有个好年景。
接着就是龙抬头。满族人认为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要“引龙回家”,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表示请龙回家,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一天还要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有进步。还要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好好招待。这天吃饽饽或饺子叫吃龙鳞,吃烙饼叫吃龙皮,吃糖豆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贴叫吃龙爪。其中吃糖豆这一习俗至今还保留着。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后,看看是否有龙的足迹。
还有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普结善缘”日,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拿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另外还有民俗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 ,为满族同胞的“颁金节”。在这一天大家自觉地聚在一起,搞联谊活动,把自己最好的才艺展示给大家,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现在沈阳的满族联谊会,在这一天还邀请满族专家、学者讲授满族的传统文化、满族的优秀人物故事、满族的传统习俗等。除此之外的节日和汉族大致相似。这些节日既有其独特性,还有与汉族节日的融合。
满族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呢?满族的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尤其清朝以后,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过去,满族男人冬季穿长袍,有的外加一短衫,套一个马褂。脚上穿用皮、棉、毡子做的单脸厚底鞋。头上戴毡帽头,三块瓦狐皮或羊皮皮帽。女子穿棉旗袍,套坎肩,戴耳套、穿棉鞋。
春、夏、秋三季男人穿长衫,外套单马褂,内穿汗褟、背心。女子,穿旗袍,罩坎肩,普遍加绦子,右开襟,袖口镶五颜六色的双绦子。梳旗头、带单脸勾云、穿绣花厚底鞋。满族姑娘临出嫁前绣门帘、枕头顶,做许多绣花鞋。
可以说满族人的服饰既高雅又实用还漂亮,用现在的话说叫“领导服装新潮流”。
同时满族还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
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各有礼节。一般男人用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妇女用抚鬓礼、拉手礼、半蹲礼。
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一直沿用下来。大体是小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辈、祖辈问安。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
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路上遇长辈人要让路,如果骑马就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
满族还是一个重感情讲信义的民族,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承诺的事必须全力去做。
满族人注重文明礼貌、尊老敬上的传统、重情守信的思想值得继承和发扬。
满族姓氏的大致由来。满族是直接由女真族融合部分北方民族演变而来的。到清代,满族有679个姓。
满族的姓氏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是沿袭女真时代的旧有姓氏,约占3/10是由女真时的姓氏沿袭而来。二是以地名、山河名称为姓氏的,如“世居觉尔察”就是以地为姓氏。三是以部落为姓氏的比较普遍,如:瓜尔佳氏、完颜氏、尼玛察氏、辉和氏等等。四是改汉族姓氏的,满人与汉人通婚后,受汉文化影响,或清政权被推翻后,为免受歧视而随汉姓的大有人在。
满族的宗教信仰以萨满教为主,后与藏传佛教融合。
萨满教主张万物有灵,以萨满作为人与神灵沟通的使者。崇拜的神灵包括自然神,如山神;动物神,如马王;祖先神以及人间神,如关帝。后来满族也崇信佛教,因为萨满祭祀活动没有废除,于是将佛教的一些内容也纳入萨满祭祀中,出现了萨满与佛教融合的现象。
早期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清朝历代皇帝举行各种祭神祭天典礼,如宫廷萨满设“堂子”祭天,都用满语诵经跳大神。20世纪40年代,现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和爱珲等地仍保留这一习俗。民间萨满又分以跳大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祭祀的萨满两种,现基本消失。
以上讲的就是满族人最基本的风俗习惯,什么是风俗?人们常常把因自然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为“风 ”;因社会文化教育不同所造成的行为规则差异,称之为“俗”。因此说,一个民族的风俗是在特定区域内、特定社会中的文化表现,是历代族人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规范。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的多样性也就不奇怪了。
风俗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些时候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变迁。不适宜的部分,就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风俗有什么作用呢?风俗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形成的一种规范,它对区域内社会成员起到行为制约作用。因此说,风俗是文化、风俗是传统、风俗是道德与法律的基础,是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形成的重要因素和依据。所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只在满族聚居的地方还有一部分人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在汉族习俗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分,出现了满汉习俗相互融合的局面。这也体现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
总体来说,满族人的风俗习惯,孕育了满族人的文化,形成了满族人的传统。满族是一个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尚武重义、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优秀民族!